短视频新农活 重庆农校教师张露斩获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
在日前落幕的第三届(2025年)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说课大赛总决赛中,重庆市农业学校教师张露凭借《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媒体赋能》课程脱颖而出,夺得综合素养院校组第一名,荣获全国一等奖,充分展现了重庆农民教育培训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活力。
在日前落幕的第三届(2025年)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说课大赛总决赛中,重庆市农业学校教师张露凭借《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媒体赋能》课程脱颖而出,夺得综合素养院校组第一名,荣获全国一等奖,充分展现了重庆农民教育培训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活力。
袁丽君:瑞安市农业技术学校园林专业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获省级优秀教师、省农村突出贡献奖、省春蚕奖等荣誉,温州市名师、瓯越名匠教师。
武汉市农业学校1978年建校,是湖北省目前唯一的农业中专。高峰期,在校生突破2000人,2000年后进入低谷。近年来,乡村振兴快速推进,涉农专业就业优势明显,而且前景十分广阔,该校逐渐成为新宠。该校今年注册报到新生中,来自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的潘米娜同学一到学校
9月7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诞辰95周年。尽管袁隆平院士已逝世,但他毕生坚守的“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始终深深印刻在国人心中。近日,记者前往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的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这片诞生了杂交水稻技术的关键之地,探寻袁隆平院士在
下台子农中,那扇老校门恐怕早换新漆了。但你说人生兜兜转转谁能想到?离校才一个暑假,刚拎着铺盖卷进来的新老师,竟然在讲台上看见了自己的青春故人。心里那点儿紧张和新鲜,全都搅在了一块。
清晨七点的洪江市,晨雾还没完全散开,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里的稻香已悄悄漫过田埂。古樟的枝叶筛下细碎阳光,落在试验田的碧浪上,长沙游客蹲在田埂边,指尖轻轻碰了碰嫩绿的稻叶,声音里满是感慨:“真不敢想,袁院士当年就是在这么朴素的地方,种出了喂饱亿万中国人的稻种。
多年前,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科学家,做过一个梦,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植株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走过去,坐在稻穗下乘凉。出于对童年饥馑岁月的记忆,我从此牢牢地记住了这位科学家的名字——袁隆平。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印发《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5年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培养项目遴选结果的通知》,公布了2025年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培养项目遴选结果。临沧市农业学校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茶学专业成功列入云南省2025年中本“3+4”贯
父亲抬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将烟卷按灭在搪瓷缸里做的烟灰缸中,表情如同门前那棵老槐树一样沉默而固执。
"你小周,真要去掺和那事?袁家湾跟松树坳的纠纷,年年有,今年格外凶。"陈队长抽着大前门烟,眯着眼睛看我,烟雾在他皱纹密布的脸上缭绕。
连日来,湖北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市农教中心)、市农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频频传来捷报,该校青年教师团队在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杯”优秀心理团队设计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好成绩,而就在上周,由青年教师团队主导的两项课题获省市级立项,尽展青年教师团队的
连日来,湖北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市农教中心)、市农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频频传来捷报,该校青年教师团队在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杯”优秀心理团队设计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好成绩,而就在上周,由青年教师团队主导的两项课题获省市级立项,尽展青年教师团队的
从“粒粒皆辛苦”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看到了“民以食为天”,也看到了中国农耕发展的历程。在遍地饿殍的近代中国,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出现,让数万万中国人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倍增,让人民群众吃饱了饭。
初夏时节,阳光和煦。5月13日上午9时,原平农校在理实一体教学楼前隆重举行“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